背景图

三十岁以后,我和有些人失去了联络

来源:百事3娱乐 作者:百事3娱乐 日期:2023-06-03 17:00

深圳的秋夜,潮湿而闷热,一如我此刻的心情。因为失眠,我重新看了一遍那个火遍社交平台的华为广告,对着底栏的近千号好友深思,以沉默,以眼泪。

三十岁以后,我和有些人失去了联络

成年人的疏远,来得悄无声息

短片里说,人的一生,大约会认识27000个人。不知为何,看见如此庞大的数额,我的脑海中几近空白。因为分享心情的,经常约见的,无话不说的,雪中送炭的,来来去去竟然同是那么几个。

剩下的人呢?或许也曾把酒言欢,或许也曾互表欣赏,但到了最后,都因为真真假假的“忙碌”,逐渐减少联系,从此消逝在滚滚时间浪潮之中。

我记得,社会学家贝费利·费荷是这样解释的:首要原因是这段关系可能处于单向付出的阶段,缺乏回应;其次是因为在“自我暴露”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欠缺。因此,为了将普通相识演变成真正的友情,双方都必须为增加深度和广度做出努力。

成年人经常装作毫不在意地开玩笑:只有小孩子才会说什么“最好的朋友”,但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。这不禁令人开始深思,成年人的友谊为何而变?

有可能是因为成长环境的变化,导致阅历不同,审美产生了差异。对方的朱砂痣成为了你的蚊子血,曾经聊得来的话题,也会变得索然无味。还有可能是价值观、世界观在不断刷新和塑造,或是某些行为触犯了别人的容忍底线或是伤害了别人......

总之到了最后,那些陪你走过一段的人,总会默默关上心门,背过身去,在你不知情的时候,走得悄无声息。

你从哪里来,我的朋友

《纽约时报》曾经做过一个分析:为什么过了30岁,就很难再交到真心朋友?

原因大致分作六个:一,随着年龄增长,产生了紧迫感,认为不能花费过多的时间在陌生人身上;二,缺乏近距离接触、反复见面的机会和一些出乎预料的互动;三、身份、地位以及收入的差异;四、关系中存在配偶的介入;五、子女的出现给社交活动和圈子带去了局限;六、交友标准变得更为严苛。

我会对第六点深以为然,相信大多数中年人也会如此。

年少懵懂时,初次见面的人会因为打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球而结交,会因为喜欢同一个乐队而狂喜。最主要的是,这段关系并非一次性的,双方均有极大可能产生不断深入发展的默契。

然而,到了而立之年,身边虽有越来越多的新鲜面孔,一股脑地从生活和工作等各种场景涌向我们,但人反而变得冷漠了。那些青年时期或许能成为至交的人选,变成了还算凑合的备选,挑选朋友的衡量标准,延伸出了许多死板的条条框框。

正如作家玛拉·保罗所说:自我发现变成了自知之明,所以你变得更挑剔。极易建立友谊的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,那么,我未来的朋友,不知你将从何而来。

三十而立,紧握手中的平凡与珍贵

从第一次背上书包,迈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起,父母就告诉过我们,要和同学们友好相处,多交朋友。伴随着时间推移,当我们对友谊的期望值开始下降时,能做的大概就是放下“社交圈子”的执念,改作紧握手中的平凡与珍贵了。

多少日子里,我们为了刷存在感和扩大社交圈,日复一日奔波在各种会议或分享沙龙,得到的往往只有身体的疲惫,而极少有心灵的富足。

因为就像史蒂夫·马拉波利说的那样,“你会一直拥有的最强大的人际关系,是你与自己的关系。”只有寻找到类于自我的高质量社交,和深层次的情感积淀,才能用安全感消除孤独感。

就像动物有领地意识一样,优先尝试着了解自己的社交距离,并划分一个安全区同心圆。将数量不多却极其珍惜的挚友纳入其中,多沟通多见面,好好维系这些关系,给别人一个走近内心的机会,同时也给了自己释放和沉淀的空间。

一段好的社交关系,不在于多少人认识你,而在于多少人认可你。被过渡社交和迷失自我遮蔽双眼的都市人,既然有意识地期待改变,那或许是时候跳出原有的思维,迈出精简社交的第一步了。